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双轴应变技术被证实是一种能同时提高电子和空穴迁移率的颇有前景的方法;<100>沟道方向能有效地提升空穴迁移率.研究了在双轴应变和<100>沟道方向的共同作用下的空穴迁移率.双轴应变通过外延生长弛豫SiGe缓冲层来引入,其中,弛豫SiGe缓冲层作为外延底板,对淀积在其上的硅帽层形成拉伸应力.沟道方向的改变通过在版图上45°旋转器件来实现.这种旋转使得沟道方向在(001)表面硅片上从<110>晶向变成了<100>晶向.对比同是<110>沟道的应变硅pMOS和体硅pMOS,迁移率增益达到了130%;此外,在相同的应变硅pMOS中,沟道方向从<110>到(100)的改变使空穴迁移率最大值提升了30%.讨论和分析了这种双轴应变和沟道方向改变的共同作用下迁移率增强的机理.
推荐文章
应变硅电子迁移率解析模型
应变硅
电子迁移率
解析模型
n型场效应管
单轴应力/应变
应变硅pMOS反型层中空穴迁移率k·p及蒙特卡罗模拟研究
应变硅
迁移率
k·p方法
蒙特卡罗模拟
Ge 组分对应变 Si1-x Gex 沟道 P-MOSFET 电学特性影响
应变Si1-x
Gex
沟道
p-MOSFET
空穴迁移率
栅电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00>沟道方向对高迁移率双轴应变硅p-MOSFET的作用
来源期刊 半导体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p-MOSFET 应变硅 沟道方向 空穴迁移率增强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93-189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30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4177.2008.10.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军 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清华信息科学与国家技术实验室 32 200 7.0 13.0
2 梁仁荣 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清华信息科学与国家技术实验室 10 43 4.0 6.0
3 张侃 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清华信息科学与国家技术实验室 6 144 5.0 6.0
4 顾玮莹 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清华信息科学与国家技术实验室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MOSFET
应变硅
沟道方向
空穴迁移率增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半导体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4-4926
11-5781/TN
大16开
北京912信箱
2-184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98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31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