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在酱油、豆酱和甜面酱酿造生产上使用多菌种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尚未有多菌种发酵生产永丰辣酱的研究.在对传统永丰辣酱的自然发酵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辣酱生产中的主要微生物米曲霉和黑曲霉的产酶特性,并通过正交实验对两种曲霉的制曲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米曲霉采用种曲接种量0.8%,曲室相对湿度85%,制曲温度28℃,制曲时间72h时,制得生产曲的蛋白酶活力较高;黑曲霉的最佳工艺为制曲时间48h,制曲温度30℃,种曲接种量0.8%,曲室相对湿度70%,在此条件下制得生产曲的糖化酶活力较高.同时,验证实验的结果符合工艺要求.
推荐文章
永丰辣酱人工接种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数学模型研究
永丰辣酱
人工接种
发酵
工艺优化
数学模型
响应面法优化曲霉型豆豉的双菌种制曲工艺
豆豉
米曲霉
黑曲霉
制曲
蛋白酶活力
响应面分析
酱油制曲关键工艺设备优化
酱油
制曲工艺
进风口
连接管
米渣酱油多菌种制曲工艺研究
米渣
混合制曲
红曲霉
酶活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永丰辣酱人工接种双菌种制曲工艺的优化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永丰辣酱 米曲霉 黑曲霉 人工接种 工艺优化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16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64.2+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东林 34 348 9.0 17.0
5 谭欢 25 143 7.0 10.0
9 陈亮 14 133 6.0 11.0
10 周向荣 21 129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永丰辣酱
米曲霉
黑曲霉
人工接种
工艺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工业科技
半月刊
1002-0306
11-1759/TS
大16开
北京永外沙子口路70号
2-39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92
总下载数(次)
118
总被引数(次)
2000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