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食用菌菌糠和豆渣1∶1 (w/w)混合物作为微小毛霉固体发酵培养基,探讨微小毛霉凝乳酶粉末制剂的制备工艺.制备过程包括:三角瓶固体发酵、加水提取、Al2 (SO4)3絮凝、微滤除菌、超滤浓缩、室温醇沉、40℃真空干燥等7个步骤.结果显示:凝乳酶在水溶液中的热变性为52℃左右,而在70%含水酒精中的变性温度则降至35℃左右.酶液酒精浓度达到70%时对凝乳酶醇沉效果最好,其酶活回收率可达77.24%.本试验最终得到纯度为65.8%的粗酶粉末制剂,酶分离过程的回收率为69.1%,单位质量的培养基转化成凝乳酶粗酶的效率为4975 SU· g-1.研究还表明,与常规制备工艺所采用的低温醇析和真空冷冻干燥的苛刻条件相比,在室温醇析和40℃真空干燥等相对简陋条件下制备微小毛霉凝乳酶,仍可获得较高的酶活回收率.
推荐文章
微小毛霉发酵制取凝乳酶的培养基优化研究
凝乳酶
微小毛霉
发酵培养基
优化
微小毛霉凝乳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微小毛霉(HL-1)
凝乳酶
酶学性质
微小毛霉凝乳酶干酪素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
凝乳酶干酪素
应用性能
微小毛霉凝乳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小毛霉凝乳酶的制备工艺
来源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菌糠 微小毛霉 凝乳酶 酶制剂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7-851
页数 分类号 TS20
字数 36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384.2011.05.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君琛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78 645 14.0 22.0
2 汤葆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55 533 13.0 21.0
3 吴俐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30 120 6.0 8.0
4 郑恒光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16 58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菌糠
微小毛霉
凝乳酶
酶制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业学报
月刊
1008-0384
35-119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34-5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5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