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试验对米酒酿造的酒曲用量、糖化时间、酵母用量和发酵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GC/MS分析对香气成分影响.结果表明,酒曲用量0.8%,糖化温度28 ℃,酵母用量0.6‰,糖化时间24h,加水比1∶1,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24h时,得到米酒酒度为5.0%(V/V),消除米酒中苦涩味.在优化米酒、传统米酒中各检出香气成分50种、30种,检出的化合物中,醇和酯是两类主要的香气组分,其中酯的种类最多,共27种和24种;其次是醇,分别为5种、4种,这两种香气物质占总含量的64%、93%,构成米酒主体香气成分;酸类物质分别为2种、1种;烷烃类物质分别为16种、1种.
推荐文章
南果梨酒发酵工艺优化及其主要香气成分变化分析
南果梨酒
发酵工艺
优化
香气成分
变化
糯米酒发酵工艺优化
糯米酒
发酵工艺
正交试验
优化
不同干制温度对哈密瓜片香气成分的影响
哈密瓜片
温度
香气成分
固相微萃取
不同干燥工艺对枣粉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枣粉
喷雾干燥
冷冻干燥
香气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米酒发酵工艺条件对香气成分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米酒 发酵 香气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3
页数 8页 分类号 TS262.7
字数 504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建春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107 675 12.0 18.0
2 魏婧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2 25 2.0 2.0
3 姜帆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14 94 6.0 9.0
4 孙英杰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4 29 2.0 4.0
5 郭荣佳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2 2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98)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米酒
发酵
香气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5-9369
23-1391/S
大16开
哈尔滨市木材街59号
14-47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2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4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