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提高米尔贝霉素发酵效价及发酵稳定性,对米尔贝霉素产生菌的种子培养工艺和移种标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级种子培养的较佳条件为:接孢量为3%(斜面孢子生长8d,孢子悬液浓度为1×108~7×108个/mL),28℃培养41h.可适用于菌株的分离纯化及摇瓶发酵的种子液制备.同时,为了更好地与发酵罐的放大研究相衔接,采用二级种子培养的较佳工艺条件为:一级种子培养30 h后,接入二级种子培养基,培养43 h,此时种子液pH值约7.2,菌浓约29%~33%,总糖含量20 g/L,氨基氮含量292 mg/L,与一级种子的生长状况和生产水平相比,种子液菌浓和米尔贝霉素产量分别提高了4%和5.6%.
推荐文章
一株加纳链霉菌种子培养工艺及移种标准的研究
加纳链霉菌
黄霉素
种子培养工艺
生长特性
移种标准
米尔贝霉素的产生菌、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米尔贝霉素
产生菌
理化性质
生物学活性
应用
5-酮基米尔贝霉素杂质谱的研究
.5-酮基米尔贝霉素
杂质谱
制备
鉴定
米尔贝霉素A3和A4高产菌的理性选育
米尔贝霉素
吸水链霉菌
抗生素
菌种选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米尔贝霉素产生菌种子培养工艺及移种标准的研究
来源期刊 发酵科技通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米尔贝霉素 种子培养工艺 移种标准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45
字数 496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捷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25 163 9.0 11.0
2 方丽纳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发酵工程实验室 2 2 1.0 1.0
3 匡春兰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发酵工程实验室 2 3 1.0 1.0
4 张燕南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1 1 1.0 1.0
5 方一民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发酵工程实验室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米尔贝霉素
种子培养工艺
移种标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酵科技通讯
季刊
1674-2214
33-1131/TS
大16开
杭州市秋涛路306号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8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5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