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决薄层SOI(silicon-on-insulator)场LDMOS(laterally diffused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击穿电压偏低,容易发生背栅穿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场注入技术的薄层SOI场pLDMOS(p-channel lateral double-diffused MOSFET).通过建立该场pLDMOS的穿通机制数学模型,分析了其4种击穿机理:背栅穿通、沟道横向穿通、横向雪崩击穿和纵向雪崩击穿.仿真结果表明,场注入技术穿过厚场氧层向下注入硼杂质,通过控制注入能量和体区浓度获得浅结深,从而提高器件对背栅穿通的抵抗力;优化的沟道长度和埋氧层厚度分别消除了沟道的横向穿通和纵向雪崩击穿;双层场板结构调制器件表面电场分布,避免了器件过早地横向雪崩击穿.在优化器件相关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基础上,成功基于1.5 μm厚顶层硅SOI材料研制出耐压300 V的场pLDMOS.相比较于常规厚层场pLDMOS器件,顶层硅厚度由大于5μm减小到1.5 μm.
推荐文章
200 V高压SOI PLDMOS研究
击穿电压
导通电阻
SOI
PLDMOS
考虑场板边缘效应的SOI-pLDMOS表面电场模型及器件优化设计
解析模型
表面电场
SOI-pLDMOS
边缘效应
SOI MOSFET器件的热载流子退化机理
绝缘体上硅
热载流子注入效应
失效机理
可靠性
高压SOI PLDMOS的寄生双沟道特性分析及其改进结构
SOI PLDMOS
寄生效应
双沟道
击穿电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薄层SOI场pLDMOS击穿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薄层SOI 场pLDMOS 场注入技术 背栅效应 击穿机理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通信与电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9-2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386
字数 26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79/j.issn.1673-825X.2015.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晓燕 中国武警警官学院电子技术系 1 0 0.0 0.0
2 李庆 中国武警警官学院电子技术系 1 0 0.0 0.0
3 李娟 中国武警警官学院电子技术系 1 0 0.0 0.0
4 刘磊 中国武警警官学院电子技术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薄层SOI
场pLDMOS
场注入技术
背栅效应
击穿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825X
50-1181/N
大16开
重庆南岸区
78-7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9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947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