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卢晓东研究员在其《超越因材施教》一文中认为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的实际应用存在诸多“罪错”,如,它是导致我国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根本原因,它导致教育的制度性不公平、学生被划分为“三六九等”、教育过程或教育机会不公平、师生关系不平等、不能教学相长、授受式教学、教学的静止和僵化、“刻舟求剑”式的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知识衰减等;正因为如此,该文作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对学生之材作判断.事实上,该文作者所谓的因材施教的种种“罪错”是其误解因材施教的结果,对教师不要对学生之材作判断的要求是无理要求;其对因材施教的否定是不成功的,因为该文作者所否定的因材施教是其杜撰的假因材施教,他否定因材施教的逻辑是难以成立的,他所列举的否定因材施教的案例并不构成否定因材施教的理由,他提出的9个超越因材施教的教学主张不构成对因材施教的超越,并且《超越因材施教》一文多处存在自相矛盾的内容.
推荐文章
浅谈"因材施教"
语文
因材施教
人才
诠释学视角下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
理解
解释
应用
中学化学教学与因材施教
中学化学教学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浅谈技工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
教师
教育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因材施教有何“罪错”?——驳《超越因材施教》一文对因材施教的否定
来源期刊 教育科学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因材施教 钱学森之问 创造性人才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特别关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3
页数 9页 分类号 G422
字数 1321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全华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 86 266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8)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因材施教
钱学森之问
创造性人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科学研究
月刊
1009-718X
11-4573/D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5号
2-769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60
总下载数(次)
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