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根本上来说,道德是基于人性善恶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文化形态之一。 培根认为,人性善有两种——“积极善”和“消极善”。这两种善最明显地表现在人的欲望中,但前者是发展和繁殖自己的欲望,后者是保存和延续自己的欲望。前者的价值大于后者。因为前者是求取功利的积极努力,是主动的,后者则是只求自我保存的消极行为,是被动的。培根重视个体德性,认为道德源于内心。同时,不能忽视整体道德,整体善高于个体善。
推荐文章
产品信息可追溯系统
可追溯
ERP
条码
二维码
防错料系统
智能仓储
跳出教学藩篱回归德育本质
德育本质
思想政治课
立德树人
道德冷漠的教育审视
道德冷漠
功利化
学校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道德本质追溯
来源期刊 中小学德育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道德 文化形态 欲望 人性 保存 个体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
页数 1页 分类号 B82-05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茂聪 95 468 11.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德
文化形态
欲望
人性
保存
个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小学德育
月刊
2095-1183
44-1682/G4
16开
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
46-25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24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47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