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揭示贵州荔波传统酸肉不同发酵期微生物菌群变化特征,确定优势菌种,并了解其发酵性能.方法:对酸肉中的菌种进行分离、筛选,采用API 50CH标准系统进行鉴定,并对优势菌的生长特性、产酸性、耐盐性、酶活力等进行研究.结果:筛选出四株产酸较快、发酵风味好的乳酸菌分别是M5-4-2、M1-4、M3-4、M9,其中两株为短乳杆菌,另外两株分别是植物乳杆菌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四株菌均有较高的耐盐特性和较强的亚硝酸盐耐受能力,四株菌株之间无拮抗性、均能发酵葡萄糖产酸而不产气、胞外酶均无蛋白质和脂肪分解能力.结论:M5-4-2、M1-4、M3-4、M9发酵性能较好,可以复配混合,开发为荔波酸肉产业化生产的纯种发酵剂.
推荐文章
侗族传统发酵酸肉中乳酸菌的筛选、发酵特性及安全性分析
酸肉
乳酸菌
分离鉴定
发酵特性
安全性评价
传统酸肉中可降低胆固醇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传统酸肉
降胆固醇乳酸菌
分离
筛选
鉴定
四川传统发酵肉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发酵特性研究
发酵肉
乳酸菌
鉴定
发酵特性
游离氨基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贵州荔波传统酸肉优势菌筛选、鉴定与发酵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酸肉 发酵 优势菌 发酵性能
年,卷(期) 2015,(13)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9-194
页数 分类号 TS20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5.13.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丽平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 14 84 6.0 8.0
2 张倩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 20 57 5.0 7.0
3 杨冬梅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 8 5 2.0 2.0
4 王艳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 7 5 1.0 1.0
5 郭晓芸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278)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酸肉
发酵
优势菌
发酵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工业科技
半月刊
1002-0306
11-1759/TS
大16开
北京永外沙子口路70号
2-39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92
总下载数(次)
118
总被引数(次)
20009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