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乳酸菌微胶囊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试验结果表明,在1g·kg-1·d-1的剂量下,小鼠实验前后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明显增加,产气荚膜梭菌不增加,肠杆菌、肠球菌无明显变化,说明乳酸菌微胶囊制剂对小鼠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乳酸菌微胶囊制剂和未经包埋的乳酸菌全蛋液冻干粉置于不同温度下(4℃和-20℃)储藏,分别测定其初始和1年后乳酸菌活性.结果表明,乳酸菌微胶囊制剂的储藏稳定性优于全蛋液冻干粉,两种菌剂在-20℃条件下的储藏稳定性均优于在4℃条件下的储藏稳定性,在4℃条件下乳酸菌微胶囊制剂活菌数的下降很可能会影响其功能性,因此,在-20℃条件下储藏更利于乳酸菌微胶囊制剂长期保持稳定.
推荐文章
微胶囊乳酸菌对高温制粒的耐受性
微胶囊乳酸菌
高温制粒
耐受性
改性海藻酸钠乳酸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研究
聚丙烯酸钠
海藻酸钠
乳酸菌
微胶囊
具有CT影像示踪功能口服益生乳酸菌微胶囊的构建
CT成像
Cs/al@BaSO4微胶囊
乳酸菌
口服载体
乳酸菌微胶囊包埋技术与常用壁材的研究进展
乳酸菌
微胶囊
包埋
常用壁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酸菌微胶囊制剂的功能性与稳定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添加剂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乳酸菌 微胶囊 稳定性 肠道菌群调节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3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39.11+7
字数 316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华建 37 181 7.0 11.0
2 李艳芳 28 94 5.0 6.0
3 梁卫驱 29 113 5.0 8.0
4 徐匆 31 120 5.0 9.0
5 胡珊 30 94 5.0 6.0
6 黄皓 25 70 5.0 5.0
7 陈仕丽 25 81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酸菌
微胶囊
稳定性
肠道菌群调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添加剂
月刊
1006-2513
11-3542/TS
16开
北京朝阳门外大街甲6号万通中心3座1403室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95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