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余甘子干果粉为原料,研究亚临界水萃取余甘子多酚的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亚临界水萃取余甘子多酚工艺中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和液料比等因素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最佳优化工艺参数:余甘子干果粉碎过40目筛,纯水80mL,液料比47∶1,亚临界萃取温度212℃,提取11min,余甘子多酚平均提取率17.08%,实测值与预测值符合良好.高效液相分析表明,亚临界水萃取样品中没食子酸提取率达3.284%,远高于溶剂回流提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亚临界水萃取余甘子多酚具有一定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7.05μg/mL和54.35μg/mL,小于TBHQ和溶剂回流提取样品.体现了亚临界水萃取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快速、高效、环境友好等优点.
推荐文章
余甘子多酚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余甘子
多酚
响应面分析
提取率
抗氧化活性
不同方法提取余甘子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指纹图谱分析
余甘子
多酚
提取方法
抗氧化活性
指纹图谱
余甘子果渣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余甘子果渣
多酚
提取
响应曲面优化
抗氧化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响应曲面优化余甘子多酚的亚临界水萃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添加剂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亚临界水萃取 余甘子多酚 响应曲面 抗氧化性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81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58.2
字数 385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1)
共引文献  (103)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亚临界水萃取
余甘子多酚
响应曲面
抗氧化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添加剂
月刊
1006-2513
11-3542/TS
16开
北京朝阳门外大街甲6号万通中心3座1403室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95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