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直线电机轮轨系统仿真模型,以多种不平顺为激励源进行动力学计算,分析竖错、扣件松脱两种确定性不平顺对直线电机轮轨交通系统动力特征的影响.结合实际的轨道不平顺管理形式,探讨谐波形式的水平、扭曲以及复合不平顺对车辆运行品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1)建议在轨道不平顺管理中采用10 m弦方法,重点控制10 m左右波长的不平顺;(2)重点检查板边及板中扣件位置处的钢轨状态;(3)重点保证板端的强度满足要求;(4)严格控制轨道板的下沉量;(5)重点控制直线电机受激扰侧的尾端气隙;(6)车体垂向振动及气隙变化对扭曲不平顺最为敏感,而复合不平顺的存在对车体的横向加速度、脱轨系数及轮重减载率指标更为不利;(7)该研究结论可用于指导线路轨道结构的养护维修工作.
推荐文章
轨道不平顺对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
直线电机
耦合动力学模型
轨道不平顺
有限元
轨道不平顺短波分量对列车简支梁桥耦合振动的影响
高速铁路
轨道不平顺
动力响应
车桥耦合系统
轮重减载率
轮轨纵向几何不平顺对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动态行为的影响
直线电机车辆
动态行为
车轮非圆化
钢轨焊接接头
钢轨波磨
不同截止频率下轨道不平顺对车辆垂向振动的影响
地铁车辆
轨道不平顺
舒适性
截止频率
垂向振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轨道不平顺对直线电机轮轨系统动力特性影响
来源期刊 铁道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轨道不平顺 动力仿真 直线电机轮轨交通 动力特性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线路与轨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0,128
页数 6页 分类号 U239.5
字数 276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庆朝 143 1545 20.0 30.0
2 臧传臻 8 39 3.0 6.0
3 冯雅薇 3 14 2.0 3.0
4 郑方圆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城市轨道交通
轨道不平顺
动力仿真
直线电机轮轨交通
动力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工程学报
月刊
1006-2106
11-3567/U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69号中国中铁广场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2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