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牛津杯法探究紫薯花色苷色素对伤寒沙门氏菌、福氏志贺氏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酵母菌、黑曲霉的作用效果以及pH、温度、紫外光照、微波加热处理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薯花色苷色素对伤寒沙门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为0.55 mg/mL;对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酵母菌、黑曲霉生长无抑制作用;pH<3时,紫薯花色苷抑菌效果最好;高温处理会使紫薯花色菅的抑菌作用减弱;紫外光照射对紫薯花色苷的抑菌作用没有影响;微波短时处理使紫薯花色苷的抑菌作用有所增强.
推荐文章
膜技术用于紫薯花色苷色素分离纯化的工艺研究
紫薯花色苷
微滤
超滤纳滤
反渗透
不同中式烹饪热加工方式对鲜食及加工紫薯花色苷含量影响分析
紫薯
花色苷
HPLC-PDA-ESI-MSn
中式烹饪热加工
损失率
紫甘薯花色苷色素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初探
紫甘薯花色苷色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作用
紫薯色素与防腐剂复配抑菌作用研究
紫薯色素
防腐剂
复配
抑菌
响应面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紫薯花色苷色素抑菌作用的探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添加剂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紫苷薯 花色苷 抑菌作用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110
页数 5页 分类号 S431.13|TS727+.7
字数 335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晓 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1 63 5.0 7.0
2 蒋丽施 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5 32 3.0 5.0
3 杨凡 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4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5)
共引文献  (21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83)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紫苷薯
花色苷
抑菌作用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添加剂
月刊
1006-2513
11-3542/TS
16开
北京朝阳门外大街甲6号万通中心3座1403室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95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