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电化学沉淀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在石墨烯的表面,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该电极进行表征,并研究亚硝酸根离子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10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0)中,亚硝酸根在1×10-6~1×10-2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信噪比为3时检出限为3×10-8mol/L.所构建的普鲁士蓝/石墨烯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离子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将所构建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应用于酱油中亚硝酸盐的检测.
推荐文章
食品添加剂硝酸盐、亚硝酸盐检测方法研究
食品添加剂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检测方法
食品中亚硝酸盐检测的研究进展
亚硝酸盐
检测
研究进展
猪亚硝酸盐中毒的诊疗报告
亚硝酸盐中毒
白菜叶
诊断
治疗
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新技术研究
亚硝酸盐
国标法
快速试剂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普鲁士蓝/石墨烯修饰电极检测酱油中的亚硝酸盐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石墨烯 普鲁士蓝 亚硝酸根 差分脉冲伏安法 修饰电极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安全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5-2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1
字数 36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玉泽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95 659 14.0 21.0
2 李松彪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50 250 9.0 13.0
3 李道敏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40 124 6.0 9.0
4 曹力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21 78 6.0 8.0
5 高红丽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9 50 4.0 7.0
6 李兆周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14 52 4.0 7.0
7 唐喆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4)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墨烯
普鲁士蓝
亚硝酸根
差分脉冲伏安法
修饰电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