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单一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下进行同步定位与建图存在的视角局限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空地正交视角下的空中无人机与地面机器人协同定位与融合建图方法.鉴于无人机的空中视角与地面机器人视角属于正交关系,该方法主要思想是解决空地正交视角的坐标系转换问题.首先,设计了一种空中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协同定位与建图的框架,通过无人机提供的全局俯视图像与地面机器人的局部平视图像获得全面丰富的场景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融合惯性测量单元和图像信息修正偏移并优化轨迹,利用地面机器人上带有尺度信息的视觉标识,获得坐标系转换矩阵以融合地图.最后多组真实场景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具有有效性,是空地协同多机器人协同定位及融合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领域中值得参考的方法.
推荐文章
多机器人最大熵博弈协同定位算法
多机器人
最大熵博弈
一致相对观测
协同定位
扩展Kalman滤波算法
基于EKF和PF的多机器人协同定位技术
多机器人系统
协同定位
扩展卡尔曼滤波
粒子滤波
无线传感器环境下粒子群优化的多机器人协同定位研究
粒子群优化
多机器人
协同定位
无线传感器网络
重采样
惯性权重
多信息融合
适应度函数
基于EKF和PF的多机器人协同定位技术
多机器人系统
协同定位
扩展卡尔曼滤波
粒子滤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空地正交视角下的多机器人协同定位及融合建图
来源期刊 控制理论与应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机器人 无人机 同时定位与建图 空地协同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9-1787
页数 9页 分类号 TP273
字数 72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41/CTA.2018.804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胜勇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38 254 8.0 14.0
2 刘盛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0 22 3.0 4.0
3 陈一彬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 5 1.0 1.0
4 戴丰绩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 5 1.0 1.0
5 柯正昊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机器人
无人机
同时定位与建图
空地协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控制理论与应用
月刊
1000-8152
44-1240/TP
大16开
广州市五山华南理工大学内
46-11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7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725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