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春、夏及秋季绿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进一步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手段对不同季节绿茶香气成分进行判别和聚类分析,得到不同季节绿茶的关键差异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共鉴定出不同季节绿茶中的32种挥发性物质,可分为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烷类、杂环类及其他化合物;基于不同季节绿茶香气成分的含量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拟合参数为R2Y=0.903,Q2=0.570)可有效区分春、夏及秋季的绿茶样品,其中12种香气物质为不同季节绿茶间的关键差异性化合物,分别是顺-茉莉酮、苯甲醇、反-2-辛烯醛、β-环柠檬醛、1-己醇、5,6-环氧-β-紫罗兰酮、(反,反)-2,4-庚二烯醛、壬醛、脱氢芳樟醇、2,2,6-三甲基环己酮、3-甲基呋喃及1-庚醇.对关键差异性化合物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顺-茉莉酮、脂肪醇及苯甲醇在春茶中含量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它们的香气特征普遍为草本的清香及花果香;夏茶中甜香及脂肪香的醛酮化合物含量较高,其中(反,反)-2,4-庚二烯醛含量最高;秋茶中的关键香气成分种类最为单一,仅清香、花香及木香型的脱氢芳樟醇含量在大部分秋茶中相对较高.
推荐文章
3个品种早春绿茶主要香气成分的比较
品种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醇类
10个品种杨梅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检测及聚类分析
杨梅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
聚类分析
不同罗勒品种香气成分GC-MS分析
罗勒
SPME
GC-MS
品种
香气成分
不同级别云南工夫红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云南红茶
香气成分
级别
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季节绿茶香气成分的判别与聚类分析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绿茶 季节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多元统计分析
年,卷(期) 2018,(14) 所属期刊栏目 成分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8-275
页数 8页 分类号 S571.1
字数 83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4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智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66 865 18.0 27.0
2 梁月荣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 152 3087 31.0 45.0
3 郑新强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 25 245 10.0 14.0
4 朱荫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5 11 2.0 3.0
5 KANG Suyoung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4)
共引文献  (344)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3(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绿茶
季节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多元统计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