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红茶菌菌膜发酵生产周期长,微生物组成较为复杂、易受杂菌污染,很难保证红茶菌产品的稳定性.该文以红茶为原料,采用自主筛选的醋酸菌纯种及市售纯菌酵母菌、乳酸菌进行红茶菌饮品改良发酵以及传统产膜红茶菌发酵,对比研究二者在不同发酵阶段的有效成分变化.结果表明,传统的红茶菌菌膜发酵液中没有检出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醋酸菌、酵母菌、乳酸菌共发酵的改良法发酵其发酵液SOD活力高达510U/mL;改良法的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总酸含量要比传统法分别高出2.5倍和10倍;采用传统红茶菌菌膜发酵游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总量都非常少,且在发酵后含量明显减少,而改良法发酵后游离氨基酸总量提高了5.4倍,必需氨基酸总量提高了7.7倍.综上,采用现代的醋酸菌、酵母菌、乳酸菌共发酵的红茶菌发酵液其SOD活力、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游离氨基酸及8种必需氨基酸生成能力、产酸能力等均较传统的红茶菌菌膜发酵有大幅度提高.
推荐文章
海藻酸钠—明胶协同固定化红茶菌制备工艺的优化
红茶菌
海藻酸钠
明胶
固定化
响应面
工艺优化
红茶菌多糖的初步分离及含量测定
红茶菌
多糖
乙醇沉淀法
苯酚-硫酸比色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发酵工艺对红茶菌有效成分的影响
来源期刊 饮料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红茶菌 发酵 有效成分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生产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72.4
字数 354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言郡 79 163 8.0 9.0
2 欧凯 33 70 5.0 7.0
3 陈雪娇 2 10 2.0 2.0
4 曲冬梅 1 2 1.0 1.0
5 单胜艳 10 41 4.0 6.0
6 王春茹 1 2 1.0 1.0
7 邵明凯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6)
共引文献  (118)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茶菌
发酵
有效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饮料工业
双月刊
1007-7871
11-5556/TS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北七马路38号
8-7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26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32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