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Raman光谱,结合光致发光和X射线衍射测量对富硅a-SiCx∶H薄膜的结构及荧光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刚制备的样品中由于硅和碳原子的电负性和原子尺寸的差异,出现了化学集团效应,即样品基本保持了a-Si∶H中的网络结构,只有少量的Si—C键存在,碳主要以CHn的形式与SiHn和Si—C键一起作为硅团簇的边界。样品表现出较强的室温荧光,发光主要来自CHn,SiHn和Si—C键边界区域对硅团簇中载流子的限制作用。样品在1250 ℃氮气中退火1 h后,不但有平均尺寸为24.8 nm的硅晶粒析出,还有少量的SiC晶粒析出,退火后样品的荧光峰较退火前有大的蓝移,且半高宽变窄,这与析出的SiC晶粒有关。
推荐文章
a-SiCx:H/nc-Si:H多层薄膜的室温时间分辨光致可见发光
a-SiCx:H/Si:H多层薄膜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热退火
a-SiCx:H和β-SiC中Er缺陷结构及其1.54μm发光探索
硅基合金
Er-O复合体
发光
分子轨道理论
SiC/nc-Si多层薄膜的光致可见发光谱的紧束缚理论
超晶格
紧束缚理论
SiC/nc-Si多层膜
光致发光
衬底温度对含硅量子点的SiCx薄膜结构及其光学特性的影响
衬底温度
硅量子点
SiCx薄膜
磁控溅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温退火前后低碳含量a-SiCx∶H薄膜结构和荧光特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a-SiCx∶H薄膜 微结构 退火 光致发光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84.1
字数 57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126.2001.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岳瑞峰 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 67 379 11.0 15.0
2 王燕 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 55 351 8.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SiCx∶H薄膜
微结构
退火
光致发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月刊
1672-7126
11-5177/TB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3号万达广场9号楼614室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8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990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