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抱布贸丝 <诗经·卫风·氓>中的"抱布贸丝"注为:"拿布来换丝."这一注释欠妥. 布可直接用来做衣服,而蚕丝则不能直接用来做衣服.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不大可能用布来换蚕丝.诗中的"氓"为什么要"拿布来换丝"呢?这确实令人费解.其实,"抱布贸丝"的"布"不是布匹,而是上古时的一种钱币,即布币,又叫布泉.如<周礼·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出入."这种钱币,不是用布做的,而是用铜铸成的."布"由古代锄田除草的农具"镈"演变而成."镈"在上古时的读音与"布"相同,"布"是"镈"的同声假借字.
推荐文章
浅谈高中语文读写结合
高中语文教学
读写结合
不足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
高中语文
语文隐性知识
教学条件
教学方式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对古书用字的注释
高中语文课本
古文用字
高中古文
古文用字注释
高中语文之古诗词教学
高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中语文第三册注释献疑
来源期刊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2,(9) 所属期刊栏目 教材研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5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月刊
1004-6097
14-1017/G4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3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