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甜菊糖是一种天然的强力甜味剂,它的二种组分--甜菊苷和甜菊双糖C苷有苦味和不愉快的后味,会显著影响甜菊糖的味质.通过酶改性法在甜菊苷、甜菊双糖C苷中引入一些糖基,可以改善甜质.目前酶改性甜菊糖的方法主要有:环糊精葡糖基转移酶法、β-呋喃果糖苷酶法、半乳糖苷酶法和微生物糖基化法.本论文对这几种酶改性方法作一详细介绍.
推荐文章
酶法改性甜菊糖甙的工艺研究
甜菊糖甙
酶法改性
环糊精转糖苷酶(CGTase)
α-淀粉酶
蔗糖对酶法改性甜菊糖的影响研究
甜菊糖
蔗糖
β-呋喃果糖苷酶
改性
甜菊糖的酶法改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甜菊糖
甜菊苷
糖基转移酶
甜味剂
酶法浸提甜菊糖甙的研究
甜菊糖甙
纤维素酶
低温浸提
提取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甜菊糖的酶法改性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添加剂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甜菊糖 环糊精葡糖基转移酶 β-呋喃果糖苷酶 半乳糖苷酶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60
页数 7页 分类号 TS202
字数 44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513.2004.0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建仙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110 1266 19.0 32.0
2 朱海霞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2 5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173)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3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2(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3(2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甜菊糖
环糊精葡糖基转移酶
β-呋喃果糖苷酶
半乳糖苷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添加剂
月刊
1006-2513
11-3542/TS
16开
北京朝阳门外大街甲6号万通中心3座1403室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95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