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环形传输线方法(CTLM),电流-电压(I-V)曲线、光学透过率、表面形貌等手段,研究了Ni层厚度和Ni层的高温退火对Ni/ITO与p型氮化镓接触特性的影响,探讨了Ni/ITO-p-GaN欧姆接触的形成机制,提出了低温氧化Ni金属层的方法.获得接触电阻率(ρc)小于9.5×10-5 Ω·cm2,透过率达到74%(470 nm)的Ni/ITO-p-GaN电极.
推荐文章
p型GaN材料上的欧姆接触
GaN
欧姆接触
接触电阻率
p型GaN基器件的欧姆接触
p型氮化镓
欧姆接触
比接触电阻
表面处理
金属电极材料
热退火
Ti/Al/Ni/Au与n型GaN的欧姆接触研究
n型GaN
欧姆接触
电流-电压(I-V)特性
传输线法(TLM)
两步合金法
氧化Au/Ni/p-GaN欧姆接触形成的机理
p型氮化镓
镍/金
比接触电阻
同步辐射
卢瑟福背散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Ni/ITO与p型GaN的欧姆接触
来源期刊 发光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p型氮化镓 Ni-铟锡氧化物(Ni/ITO) 欧姆接触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76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312.8
字数 28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032.2005.06.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型氮化镓
Ni-铟锡氧化物(Ni/ITO)
欧姆接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光学报
月刊
1000-7032
22-1116/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12-31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3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