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圆形传输线模型,研究了背景载流子浓度为7×1016cm-3的非故意掺杂GaN与Ti/Al/Ni/Au多层金属之间欧姆接触的形成.样品在N2气氛中,分别经过温度450,550,700,800,900℃的1 min快速热退火处理后发现,当退火温度高于700℃欧姆接触开始形成,随着温度升高欧姆接触电阻持续下降,在900℃时获得了最低比接触电阻6.6×10-6Ω·cm2.研究表明,要获得低的欧姆接触电阻,需要Al与Ti发生充分固相反应,并穿透Ti层到达GaN表面;同时,GaN中N外扩散到金属中,在GaN表面产生N空位起施主作用,可提高界面掺杂浓度,从而有助于电子隧穿界面而形成良好欧姆接触.
推荐文章
Ti/Al/Ni/Au与n型GaN的欧姆接触研究
n型GaN
欧姆接触
电流-电压(I-V)特性
传输线法(TLM)
两步合金法
n-GaN基Ti/Al/Ni/Au的欧姆接触高温特性
欧姆接触
接触电阻率
退火
高温
Ti/Al/Ti/Au与AlGaN欧姆接触特性
AlGaN
Ti/Al/Ti/Au
欧姆接触
用于紫外探测器的AlGaN/GaN异质结构的Ti/Al/Ni/Au欧姆接触特性
AlGaN/GaN
欧姆接触
比接触电阻
传输线法
Ti/Al/Ni/Au
紫外探测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故意掺杂GaN上Ti/Al/Ni/Au欧姆接触研究
来源期刊 电子元件与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子技术 氮化镓 Ti/Al/Ni/Au 欧姆接触 比接触电阻
年,卷(期) 2004,(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试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TM23
字数 24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2028.2004.1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波 2 18 2.0 2.0
2 于奇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50 252 8.0 13.0
3 李竞春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26 81 5.0 6.0
4 杜江锋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18 52 5.0 6.0
5 靳翀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9 23 3.0 4.0
6 罗谦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19 63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子技术
氮化镓
Ti/Al/Ni/Au
欧姆接触
比接触电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元件与材料
月刊
1001-2028
51-1241/TN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东二段8号宏明商厦702室
62-3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58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1758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