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正丁胺作碳源,采用射频辉光等离子系统制备类金刚石碳膜(DLC),沉积在聚合物发光器件中的发光层(MEH-PPV)和铝(Al)阴极间作电子注入层.制备了结构为ITO/MEH-PPV/DLC/Al的不同DLC厚度的器件,测量了器件的I-V特性、亮度及效率,研究了DLC层对器件电子注入性能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当DLC厚度小于1.0nm时,其器件有较ITO/MEH-PPV/Al高的启动电压和低的发光效率;当DLC厚度在1.0~5.0nm之间时,器件的性能随着DLC厚度增加而变好;当DLC厚度为5.0nm时,器件具有最低的启动电压与最高的发光效率;当DLC厚度继续增加时,器件的性能随着DLC厚度增加而变差.并对ITO/MEH-PPV/DLC/Al和ITO/MEH-PPV/LiF/Al的器件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
推荐文章
无氢类金刚石膜的光致发光特性研究
脉冲激光沉积
类金刚石薄膜
拉曼光谱
光致发光
可溶性聚合物薄膜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
电致发光
聚合物
能级理论
CVD金刚石膜场发射机制的探讨
CVD金刚石膜
石墨
场发射
X射线光电子能谱辅助Raman光谱分析类金刚石碳膜的结构细节
类金刚石碳膜
Raman光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中用类金刚石碳膜增强电子注入
来源期刊 半导体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类金刚石碳膜 聚合物发光器件 电子注入增强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快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386.1
字数 13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4177.2006.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易丹青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76 3068 28.0 37.0
2 黄伯云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07 8891 43.0 60.0
3 李宏建 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66 440 12.0 18.0
5 彭景翠 湖南大学应用物理系 110 891 16.0 26.0
8 胡锦 湖南大学应用物理系 41 209 7.0 12.0
9 何英旋 湖南大学应用物理系 14 31 4.0 5.0
10 闫玲玲 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7 36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类金刚石碳膜
聚合物发光器件
电子注入增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半导体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4-4926
11-5781/TN
大16开
北京912信箱
2-184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98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317
相关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index.asp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