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开发利用樟树果实的丰富资源,增加其经济附加值及为寻找新的天然食品着色剂提供依据,从提取工艺条件、pH、温度、时间等方面对樟树熟果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pH1,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0min;该色素在可见区最大吸收波长为509nm;该色素受pH值影响较大,在pH1时的A509nm较大,色泽鲜艳,对温度不稳定.在pH5时的A509nm较小,但对温度较稳定,在pH>9时色素变色;色素对金属离子的稳定性较高,Fe3+使色素溶液变色,Cu2+对色素有增色效果,但加速了色素的降解,Ca2+对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Mg2+、Na+对色素无不良影响;食品添加剂VC、柠檬酸对色素有一定增色效果,苯甲酸钠对色素有降色效果,蔗糖和淀粉对色素的影响不大;氧化还原剂对色素有破坏作用.
推荐文章
蓝靛果红色素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蓝靛果红色素
提取
稳定性
樟树果红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樟树
色素
提取
理化性质
仙人掌果红色素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仙人掌果
红色素
提取工艺
稳定性
甜菜红色素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甜菜
红色素
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樟树熟果红色素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樟树 果实 食用色素 提取 稳定性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7-16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64.4
字数 26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6630.2006.04.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兰 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4 58 4.0 4.0
2 田春莲 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32 328 11.0 17.0
3 赵虹桥 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11 75 6.0 8.0
4 文赤夫 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16 248 10.0 15.0
5 全海飞 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1 13 1.0 1.0
6 危志刚 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1 1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樟树
果实
食用色素
提取
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