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模型实验对高速列车在进入带缓冲结构隧道过程中瞬变压力传播机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缓冲结构能够减缓隧道内瞬变压力.其原因在于:缓冲结构横断面积逐渐由大变小,阻塞比逐渐由小变大,延长了压力上升时间,降低了压力梯度;另一方面,由于压缩波在缓冲结构和列车、隧道之间多次反射,降低了压力峰值.在M.S.Howe提出无缓冲结构下最大压力波变化理论基础上提出有缓冲结构时隧道内最大压力和最大压力梯度变化规律计算公式.所得结论可为隧道空气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高速列车进入带缓冲结构隧道的压力变化研究(Ⅰ)
高速列车
空气动力学
压力波
压力梯度
缓冲结构
隧道
高速列车车内压力波动模糊控制研究
高速列车
换气系统
变频风机
模糊控制
横风下高速列车驶入隧道时瞬态气动性能研究
隧道
横风
高速列车
气动荷载
瞬变效应
高速列车车体高度对列车通过隧道气动效应影响研究
高速列车
车体高度
隧道
气动效应
压力波
微气压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速列车进入有缓冲结构隧道的压力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铁道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空气动力学 压缩波 压力梯度 隧道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铁道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18
页数 分类号 U451.3
字数 28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360.2011.09.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骆建军 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39 941 15.0 30.0
2 姬海东 3 3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速列车
空气动力学
压缩波
压力梯度
隧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学报
月刊
1001-8360
11-2104/U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10号
2-30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8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5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