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后人对苏轼《东栏梨花》一诗的争论为缘起,引发了对宋代诗词结构方式的深入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详细论述了事理在诗歌创作与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论事理数理学的发展
事理数量学
运筹学
自然辩证法
系统科学
经济体制改革
从语言象似性角度看诗歌翻译
象似性
诗歌
象似性原则
翻译
形象思维、想象与诗歌
诗歌
形象思维
想象
诗歌的意象分析
感官
视觉意象
听觉意象
动感意象
嗅觉意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梨花淡白”与“桃花烂熳”——论事理在理解诗歌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学语文:下旬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宋诗 事理 理解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94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成盛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宋诗
事理
理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语文
旬刊
1000-419X
42-1021/G4
16开
湖北武昌区湖北大学文学院
38-4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8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9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