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和著名化学家李运哲博士在评价中国教育传统的利与弊时指出:“教育学家都有一个共识,如果让四、五个人在一起学,一起解决问题,成绩好的同学去帮助差的同学后往往能使自己变得更强。四、五个人一起学,比老师讲半天都好,而且可以从小培养团队精神,这是学校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如今,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合作学习深入课堂,但在小组合作探索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流于形式、目标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和评价笼统化的现象。一次县教研大组教学活动中《圆的周长》的教学片断,引发了我的深思。
推荐文章
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与探讨
小组合作学习
科学课堂
有效性
互助合作
异质小组
学习目标
策略体系
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
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分组
习惯预设
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和参与度的研究
小组合作
有效性
参与度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工与评价探析
小组合作学习
分工
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有感于“我们该怎么做?”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探寻
来源期刊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课堂教学形式 《圆的周长》 教育学家 教育传统 物理学家 团队精神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0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23.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瑛 7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课堂教学形式
《圆的周长》
教育学家
教育传统
物理学家
团队精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月刊
1007-9068
45-1233/G4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
48-39
出版文献量(篇)
978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