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提高油茶粕蛋白的提取率,先对油茶粕进行淀粉酶、纤维素酶预处理,然后利用传统碱提酸沉法进行提取,并对初提取的油茶粕蛋白进行脱色处理.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了酶预处理油荼粕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淀粉酶添加量2.0%、纤维素酶添加量0.7%,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20 min,pH5;按碱提酸沉法在pH3时沉淀得到蛋白质,此时,蛋白质的提取率为80.83%.而未经酶处理蛋白质提取率为49.30%,表明酶法预处理可显著提高油茶粕蛋白的提取率.
推荐文章
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油茶籽饼粕多糖工艺
油茶籽饼粕
多糖
酶法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分析
酶法辅助提取、纯化米糠蛋白工艺优化
米糠蛋白
提取
纯化
碱性蛋白酶
纤维素酶
油茶粕中茶皂素连续提取工艺的研究
油茶粕
茶皂素
造粒
连续提取
酶法水解油茶籽粕制备油茶籽多肽的研究
油茶籽粕
多肽
制备
酶法水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酶法优化油茶粕蛋白提取工艺
来源期刊 粮食与饲料工业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油荼粕 蛋白质 提取 脱色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粮油深加工及食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01.2+1|S565.9
字数 35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31/j.issn.1003-6202.2013.08.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9 196 9.0 13.0
2 张新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3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9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荼粕
蛋白质
提取
脱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粮食与饲料工业
双月刊
1003-6202
42-1176/TS
大16开
武汉市卓刀泉南路3号
38-15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6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62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