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影响牡蛎酶解产物与还原糖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of oyster enzymatic hydrolysates and reducing sugar,MRPs-OEH)风味的因素进行优化,得出最佳的美拉德反应条件,并对其风味进行评价.方法: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牡蛎酶解产物与还原糖的美拉德反应条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优工艺参数,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鲜牡蛎(fresh oyster,FO)、牡蛎酶解产物(oyster enzymatic hydrolysates,OEH)和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牡蛎美拉德反应产物(optimal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of oyster enzymatic hydrolysates and reducing sugar,OMRPs-OEH)的风味物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牡蛎酶解产物与还原糖美拉德反应的最适条件为反应时间29.43 min、反应温度114.62℃、反应初始pH 6.97、OEH与还原糖(木糖-葡萄糖质量比2∶1)质量比1∶1,在此条件下MRPs-OEH的综合感官评分为20.88,和预测值20.25比,相对误差约为3.08%.进一步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FO、OEH和OMRPs-OEH的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分别检出30、36种和45种风味化合物.OEH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如癸醛、壬醛、正辛醛、(Z)-2-癸烯醛等,使牡蛎酶解液呈现出腥味、哈喇味和油脂味,经过美拉德反应后,主要挥发性成分变成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二硫醚、(Z)-4-庚烯醛等,它们综合体现了OMRPs-OEH的贝香味、肉香味和海鲜味,同时产生了一些吡嗪类物质,赋予了其一些坚果-肉香味.结论:美拉德反应不仅改善了牡蛎酶解产物的风味,也为新型牡蛎调味品的开发提供了依据,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推荐文章
梅鱼内脏酶解液美拉德反应工艺优化及挥发性物质分析
梅鱼内脏酶解液
美拉德反应
气相色谱-质谱(GC-MS)
挥发性物质
抗氧化活性
虾蟹漂烫汁酶解液美拉德反应工艺优化及其挥发性物质分析
虾蟹漂烫汁
美拉德反应
正交实验
挥发性风味物质
响应面法优化鱿鱼内脏酶解液与还原糖美拉德反应工艺
蛋白酶
鱿鱼内脏
响应面
美拉德反应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酶解对鸡骨素美拉德反应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鸡骨素
美拉德反应
挥发性风味成分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牡蛎酶解产物与还原糖美拉德反应工艺优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牡蛎 美拉德 响应面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年,卷(期) 2015,(24)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S986.2
字数 64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52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敏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产品高值化利用实验室 19 87 5.0 9.0
2 袁林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产品高值化利用实验室 1 23 1.0 1.0
3 查锋超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产品高值化利用实验室 1 23 1.0 1.0
4 姚烨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产品高值化利用实验室 2 25 2.0 2.0
5 韩凯宁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产品高值化利用实验室 2 2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1)
共引文献  (487)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52)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22)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牡蛎
美拉德
响应面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