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吴宓的“翻译术”课程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学课程.文章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创设始末、课程传播情况以及它与清华译学传统之间的关系等三方面进行考察,指出由“翻译术”和“译诗”共同组成的清华外文系翻译学课程体系在近20年的教学实践中,不仅深化了清华的译学传统,而且是中国翻译学学科成立成熟的标志之一.此外,我们还能发现:产生于梁启超所谓“第二度之翻译时期”的“翻译术”课程,以其鲜明的学科意识、完善的教学方法、持之以恒的教学实践以及丰硕扎实的教育成果,使之成为翻译学这门新兴学科的经典课程,同时也开创了中国现代外语教学的新纪元.
推荐文章
翻译课程范例教学研究与实践
翻译课程
翻译过程
范例教学
翻译课程互动教学模式探讨
建构主义
互动教学
翻译能力
在英汉翻译课程中加强语篇翻译教学
英汉翻译
教学
语篇翻译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英语翻译
翻译理论
理论知识
翻译实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吴宓“翻译术”课程教学初探
来源期刊 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吴宓 “翻译术”课程 创办始末 清华译学传统 翻译学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翻译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26
页数 9页 分类号 H315.9
字数 1279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宏星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8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吴宓
“翻译术”课程
创办始末
清华译学传统
翻译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语文
双月刊
1674-6414
50-1197/H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
78-9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4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395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