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板栗壳为原料,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对板栗壳棕色素的纯化工艺,并与传统的酸沉、醇沉等方法做了简单的比较.单因素实验确定了1%的NaoH为提取溶剂.比较1x-28、xda-6、lsa-10、xad-6、tx-108、tx-503、ls-300b、ls-305等十种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对板栗壳棕色素的静态吸附能力与静态解吸能力,确定了xda-6、1s-305两份树脂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经过对动态吸附提取液pH、吸附流速、解吸剂等条件的研究,确定xda-6为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xda-6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板栗壳棕色素工艺如下:提取液pH为5.5左右,以流速0.5BV进行吸附,以35%的乙醇解吸,减压浓缩后喷雾干燥,即得到纯化后的板栗壳棕色素.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后的板栗壳棕色素得率可达95.3%,色价可达52.3,在得率和色价上均高于传统的酸沉法和醇沉法.
推荐文章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板栗壳总黄酮的研究
板栗壳
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
大孔树脂纯化榛子壳棕色素粗提液的研究
榛子壳
棕色素
大孔树脂
纯化
板栗壳棕色素的提取、纯化及应用研究进展
板栗壳棕色素
提取
纯化
应用
食品
纺织品
板栗壳天然棕色素的提取及性能研究
板栗壳
天然棕色素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精制板栗壳天然棕色素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添加剂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板栗壳 天然棕色素 大孔树脂 酸沉 醇沉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0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02.1
字数 381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展亚莉 1 6 1.0 1.0
2 刘晓波 1 6 1.0 1.0
3 展康华 1 6 1.0 1.0
4 秦银萍 1 6 1.0 1.0
5 马彩霞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93)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板栗壳
天然棕色素
大孔树脂
酸沉
醇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添加剂
月刊
1006-2513
11-3542/TS
16开
北京朝阳门外大街甲6号万通中心3座1403室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95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