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木薯抗性淀粉得率为质量控制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制备木薯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 件,使用压热酸解法研究淀粉乳质量分数、压热温度、压热时间、磷酸添加量、糊化时间等因素对木薯抗性淀粉得 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木薯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乳质量分数3 0% ,压热温度120 T:,压热时间30 min, 磷酸添加量2.0%,糊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木薯抗性淀粉得率为2 5 .9 5%,与抗性淀粉含量为1.2%的木薯原 淀粉相比,其抗性淀粉含量增加2 4 .7 5%.
推荐文章
羟丙基木薯淀粉制备工艺的优化研究
木薯淀粉
羟丙基淀粉
正交试验
超声波辅助酸酶法提取碎米抗性淀粉工艺的优化
碎米
超声波
酸酶法
抗性淀粉提取率
响应面分析
压热法制备荞麦抗性淀粉工艺优化
荞麦
抗性淀粉
压热处理
压热法制备甘薯抗性淀粉的工艺优化
甘薯全粉
抗性淀粉
压热法
响应面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压热酸解法优化木薯抗性淀粉的制备工艺
来源期刊 农产品加工(上)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木薯 抗性淀粉 压热酸解法 优化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3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志杰 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10 25 3.0 4.0
2 钟永怡 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10 6 2.0 2.0
3 陈樱萌 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6 4 1.0 2.0
4 陈骁熠 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21 27 3.0 4.0
5 苏立杰 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20 21 3.0 4.0
6 邱振阳 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7 5 1.0 2.0
7 潘飞燕 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木薯
抗性淀粉
压热酸解法
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产品加工
半月刊
1671-9646
14-1310/S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新建路59号
22-121 22-19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61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11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