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彭丹在《教育学报》2018年第2期中撰文指出:幼态持续思想为童年期'平反',以生物学和进化论上的事实确证了童年期不能为成年期所取代的价值地位。当今儿童教育实践却以尽快进入成年期作为标杆,教育场域中的很多做法都忽视甚至误读了童年期本身的价值。其一,轻视儿童不同于成人的认识。
推荐文章
教育学实践:生活中的教育学
教育学
日常生活
实践
《窗边的小豆豆》
成长经历
教育智慧
机智
教育界
行动的教育学与教育学教师的行动
教育学
行动的教育学
教育学教师的行动
示范性
生命意义的教育学述评
生命意义
生命教育
教育
行动的教育学与教育学教师的行动
教育学
行动的教育学
教育学教师的行动
示范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幼态持续及其教育学意义
来源期刊 教育探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童年期 成年期 幼态持续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7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1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童年期
成年期
幼态持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探究
双月刊
大16开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5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