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玉米对多粮浓香型白酒香气的影响,筛选出酿酒专用玉米品种.[方法]对不同玉米品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收集蒸煮时产生的香气成分,用GC-MS大体积进样方式分析.[结果]东北玉米共有香气成分物质99种,其中烃类18种、醛类13种、酮类15种、醇类12种、酸类7种、酯类9种、苯类13种、酚类3种、杂环类9种,含量较高的有2,4-葵二烯醛(1.12%)、苯并噻唑(2.67%)、4-乙烯基愈创木酚(2.50%)、2,3-二氢苯并呋喃(1.98%)等,因此玉米是浓香型白酒醇类、醛类、酮类、酚类、杂环类和芳香族等香气物质的来源原料,不是酸类、酯类和烃类呈香物质的主要来源原料.[结论]通过不同玉米品种蒸煮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发现,宜7008、众望玉88对浓香型白酒香气贡献数量和种类与原用东北玉米品种差异不大,可作为浓香型白酒专用玉米原料,而糯玉米品种不宜作为浓香型白酒的专用原料.
推荐文章
浓香型白酒窖泥香气成分的空间分布规律
窖泥
浓香型白酒
香气成分
空间分布
浓香型白酒糟醅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趋势
浓香型白酒
糟醅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
HPLC
动态分析
浓香型基础酒和酿造用粮食及大曲的香味成分研究
浓香型基础酒
浓香大曲
小麦
高粱
大米
玉米
香味化合物
特征成分
沂蒙老区浓香型白酒香气成分分析
沂蒙老区白酒
浓香型
香气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粮浓香型白酒专用玉米品种蒸煮香气成分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粮浓香型白酒 玉米 香气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固相微萃取 大体积进样
年,卷(期) 2019,(15) 所属期刊栏目 贮运加工·检测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3-18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62.3
字数 62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9.15.05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练顺才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9 64 5.0 7.0
2 谢正敏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12 53 4.0 7.0
3 苟才明 11 53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粮浓香型白酒
玉米
香气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固相微萃取
大体积进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