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得到三黑发酵豆乳饮料的最佳工艺,首先研究了黑米和黑芝麻的最佳烘烤条件,然后以黑豆、烘烤后黑米、烘烤后黑芝麻为原料,采用了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研究了三黑发酵豆乳的最佳比例,并对其理化指标和蛋白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添加水800mL,黑豆60g、烘烤后黑米20g、烘烤后黑芝麻20g,发酵温度为40℃,蔗糖40g,接种量(L.B:S.T=1:1)为6%,发酵时间6h为最佳工艺条件,此时蛋白质含量为3.55g/100g,pH值4.21,酸度为27 oT,符合发酵豆乳饮料的要求,为三黑发酵豆乳饮料工业化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
推荐文章
甜米酒系列发酵饮料的研制
糯米
山楂
西红柿
甜酒曲
发酵饮料
发酵复合果蔬汁饮料的研制
杨梅
果蔬汁
发酵
研制
小球藻红枣乳酸发酵饮料的研制
小球藻
红枣
发酵
饮料
纤溶酶产生菌发酵豆乳饮料的研制
豆乳饮料
纤溶酶
发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黑发酵豆乳饮料的研制
来源期刊 饮料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黑豆 烘烤后黑米 烘烤后黑芝麻 发酵 豆乳饮料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生产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S2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庆超 7 14 2.0 3.0
2 梁艳美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8)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豆
烘烤后黑米
烘烤后黑芝麻
发酵
豆乳饮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饮料工业
双月刊
1007-7871
11-5556/TS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北七马路38号
8-7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26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32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