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学生具有道德发展的巨大潜能,教育应赋予学生充足的道德发展能量,激发道德潜能,促发道德行动,实现道德赋能过程.审视当前学校体育育德实践的困境主要有: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主体道德意向的内在生成;育德内容与生活世界相脱离,阻断了道德发展的完整链条;育德效果评价缺失,育德目标置空;体育教师育德意识薄弱,育德能力不足.道德赋能视角下学校体育的育德路径为:转变观念,树立学生道德培养的赋能意识;挖掘体育课程育德元素,促发学生内在的道德觉知;创设体育课程育德环境,激发学生道德发展的内在潜能;开展多元道德评价,增强学生道德发展自觉;加强育德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提高体育教师赋能实效.
推荐文章
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思考
道德教育
学校教育
思想品德
中小学道德教育中“教”与“育”分离现象审思
中小学
道德教育
“教”与“育”分离
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途径的选择及其优化
学校德育
途径
方法
优化
发挥学校体育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体育教学
德育功能
素质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道德赋能:学校体育育德实践的新走向
来源期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道德赋能 学校体育 体育育德
年,卷(期) 2022,(11) 所属期刊栏目 教学探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G40-013.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德赋能
学校体育
体育育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理论与实践
旬刊
1004-633X
14-1027/G4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9号
22-3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4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80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