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猪肉香肠的自然发酵时,检测了选择的污染菌对形成的生物胺的性质和产量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肉腐败过程中胺的变化和微生物生长的变化,而且重点研究的是加入产酪胺的短乳杆菌(L.brevis)和产尸胺的阴沟肠杆菌(E.cloacae)的猪肉发酵香肠在发酵时生物胺的积累.在腐败和香肠发酵时相关微生物和胺的量较多,尸胺的高度积累和大量的不理想肠细菌有关,在香肠发酵时,酪胺的产生并不完全是乳酸菌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涉及到必要的生产香肠的自然发酵菌,污染菌对于腐胺和其它生物胺的作用,现在还不清楚.
推荐文章
产生物胺乳酸菌研究概述
乳酸菌
生物胺
代谢机制
影响因素
检测方法
利用与危害
莲子乳酸菌发酵工艺
莲子
乳酸菌
发酵工艺
自然发酵面团中乳酸菌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自然发酵
面团
分离
鉴定
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
乳酸菌发酵生产共轭亚油酸
紫花苜蓿籽油
共轭亚油酸
嗜酸乳酸杆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猪肉自然发酵香肠中细菌和乳酸菌对生物胺积累的作用
来源期刊 食品研究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生物胺 发酵香肠 酪胺 尸胺 污染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
字数 41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6521.2006.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开雄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169 1109 16.0 25.0
2 卢士玲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126 494 11.0 17.0
3 樊庆鲁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胺
发酵香肠
酪胺
尸胺
污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研究与开发
半月刊
1005-6521
12-1231/TS
大16开
天津市静海县静海经济开发区南区科技路9号
6-19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79
总下载数(次)
57
总被引数(次)
1096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