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西藏种萨牦牛与犏牛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收集两种牛的背最长肌和臀股二头肌挥发性风味组分,利用高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风味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比较两者之间风味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种萨牦牛背最长肌的风味组分种类及含量明显优于犏牛,差异极显著(P<0.01);牦牛背最长肌的风味组分种类为96种,其主要组分为醛类,占总体风味组分体积分数的8.2448%,可以确定其为牦牛肉的特征风味之一,而犏牛的主要风味组分为酯类,占总体风味组分体积分数的0.3037%;牦牛臀股二头肌的风味组分种类多于犏牛,但总体含量稍低于犏牛,两者的主要风味组分均为酯类.
推荐文章
去势牦牛和公牦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对比分析
去势牦牛肉
公牦牛肉
挥发性物质
对比分析
菜心挥发性风味物质组分分析及风味品质评价
菜心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
风味品质
豆浆模拟体系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比较研究
豆浆模拟体系
甘油三酯
脂肪氧合酶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
青方腐乳挥发性风味物质萃取方法比较研究
青方腐乳
风味物质
萃取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藏种萨牦牛与犏牛挥发性风味组分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种萨牦牛 种萨犏牛 挥发性风味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年,卷(期) 2010,(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5-328
页数 分类号 TS207.3
字数 382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44)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种萨牦牛
种萨犏牛
挥发性风味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