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枣果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方法:枣果的60%乙醇提取物经过大孔树脂初步分离后,采用硅胶柱进一步分离得到了组分FJ-1,再采用高效液相、红外光谱及液质联用系统对该组分的组成及结构进行分析,并测定所得成分对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枣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为97.98%;FJ-1初步断定为黄酮醇类化合物,分子量为352.枣黄酮添加浓度为0.4mg/mL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大可达94.6%;当添加浓度为0.4mg/mL时,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最大可达73.33%.结论:从枣果中鉴定出FJ-1,FJ-1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推荐文章
花生粕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花生粕
黄酮类物质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蔷薇果黄酮类物质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
蔷薇果
黄酮类化合物
抗氧化作用
唐棣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唐棣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肉苁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肉苁蓉
黄酮
超声波
抗氧化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枣果中黄酮类物质的分析及抗氧化活性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黄酮 分离纯化 抗氧化活性
年,卷(期) 2010,(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226
页数 分类号 TS255.1
字数 407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金福 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80 742 15.0 23.0
2 张平平 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54 361 12.0 17.0
3 刘宪华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6 216 7.0 14.0
4 李黎 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2 13 1.0 2.0
5 张东东 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3 6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15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酮
分离纯化
抗氧化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