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氧化交联对甘薯淀粉进行改性处理,提高了淀粉的白度,改善了淀粉糊的稳定性和抗老化性,并对改性淀粉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淀粉变性后,淀粉糊冻融稳定性提高,凝沉性减弱,抗老化性能较强;变性淀粉粘度变化较小,且具有较好的耐酸性能,但是耐碱性较差;具有很好的抗剪切性;抗酶解性能增强.氧化交联乙酰化已二酸双淀粉酯在1729cm-1处产生了新的吸收峰,并确定该吸收峰为酯羰基的伸缩振动峰.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甘薯淀粉的改性没有改变其晶体结构,交联反应基本发生在淀粉颗粒的无定形区.
推荐文章
甘薯交联淀粉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甘薯交联淀粉
制备
结构表征
GS 氧化交联变性淀粉浆料的性能分析
GS氧化交联变性淀粉浆料
浆纱
浆膜
酶促酯化制备松香酸淀粉酯的性质及结构表征
松香酸
淀粉
酯化
核磁共振
交联酯化甘薯淀粉特性研究
交联甘薯淀粉酯
特性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氧化交联甘薯淀粉的性质研究及结构表征
来源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甘薯淀粉 改性 性质 结构 研究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23
页数 分类号 TS23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耕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131 1155 16.0 24.0
5 孟凡冰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8 37 3.0 6.0
6 王春艳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21 467 11.0 21.0
7 刘超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25 145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2)
共引文献  (196)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薯淀粉
改性
性质
结构
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工业科技
半月刊
1002-0306
11-1759/TS
大16开
北京永外沙子口路70号
2-39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92
总下载数(次)
118
总被引数(次)
2000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