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牛奶酸奶、豆奶酸奶均是采用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为发酵剂而制成的。将这2种酸奶的样品用商业标准进行微生物的和感官性质的评价。牛奶酸奶的含水率为83.3%左右,豆奶酸奶的含水率为9119%左右。豆奶酸奶的蛋白质含量为6.6%,大大高出了牛奶酸奶(3.0%)。牛奶酸奶中的脂肪和灰分含量比较高,分别为6,5%和0.6%,但两者的镁盐成分含量变化不大(P〈0.05)。牛奶酸奶的pH值为4.1,豆奶酸奶的pH值为5.4。牛奶酸奶中所含的活细菌数比较大,为11×10^5CFU/mL。通过以上分析和出于商业成本考虑,豆奶酸奶可以成为牛奶酸奶的一个很好的替代品。
推荐文章
Illumina Miseq平台深度测定酸奶中微生物多样性
Illumina Miseq
酸奶
微生物
多样性
关于酸奶卫生微生物国家标准的探究与建议
酸奶
标准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乳酸菌
青藏高原地区牦牛鲜奶和酸奶营养价值及微生物组成
牦牛鲜奶
牦牛酸奶
营养价值
微生物组成
益生功能
鸡酸奶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酸奶
发酵条件
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牛奶酸奶和豆奶酸奶中 化学与微生物成分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乳业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牛奶 豆奶 酸奶 化学成分 生物成分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乳品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6
页数 分类号 S379.2
字数 27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4393.2012.01.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慧 6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6)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牛奶
豆奶
酸奶
化学成分
生物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乳业
月刊
1671-4393
11-4768/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76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1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16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