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苦丁茶(Ilex kudingcha C.J.Tseng.)中主要抑菌活性成分多糖在不同采收月份的动态累积规律.方法:将不同采收期的苦丁茶叶水浴回流提取3次,用杯碟法分别测定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3种菌的抑菌圈直径,比较不同采收期苦丁茶水提物抑菌圈直径大小,确定最佳采收期.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采收期苦丁茶提取物中多糖含量,分析多糖含量与苦丁茶抑菌能力之间相关性;同时采集不同采收期红外光谱,分析与多糖相关的特征峰强度变化规律及其与抑菌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一年的不同月份生长期内,苦丁茶多糖含量在1-3月份逐渐增加,4月份达到最大值96.6 mg/g,然后呈缓慢下降的趋势,7-10月变化不大,11月份后含量显著降低,12月达到全年最低值47.7 mg/g.苦丁茶水提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3种菌的抑制作用在4月份最大,12月份最小,与苦丁茶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结论:苦丁茶抑菌活性多糖成分4月份含量最高,为最佳采收期;苷类和多糖为苦丁茶抑菌活性成分.
推荐文章
金银花和苦丁茶多糖提取物抗菌活性研究
金银花
苦丁茶
多糖
抗菌活性
食品腐败菌
甘草活性成分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
甘草饮片
甘草酸
甘草总黄酮
抑菌
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抑菌活性研究
水溶性大豆多糖
细菌
霉菌
抑菌活性
蔓茎堇菜和柔毛堇菜多糖的抑菌抗氧化活性
蔓茎堇菜
柔毛堇菜
多糖
抗菌
抗氧化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苦丁茶多糖活性成分动态累积及其抑菌活性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苦丁茶 采收期 多糖活性成分 红外光谱 抑菌活性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57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09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华钢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271 2627 25.0 36.0
2 黄荣韶 广西大学农学院 126 1002 14.0 24.0
3 赖茂祥 74 790 14.0 26.0
4 黄庶识 广西科学院生物物理实验室 84 750 13.0 23.0
5 黄云峰 35 229 7.0 14.0
6 黄敏桃 广西科学院生物物理实验室 5 33 2.0 5.0
8 蔡鹃 广西科学院生物物理实验室 4 47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3)
共引文献  (299)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88)
二级引证文献  (54)
195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苦丁茶
采收期
多糖活性成分
红外光谱
抑菌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