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乳清蛋白与玉米油为原料,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制备水包油型(O/W)乳液.探究乳清蛋白浓度(0.45%~3.60%)、离子强度(250 mmol/L NaCl)对乳清蛋白乳液界面特性及其物理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乳清蛋白浓度的增加,乳液的粒径、乳析指数、过氧化值(POV)和丙二醛生成物(TBARS)都呈现降低的趋势,而乳液的界面蛋白浓度、电位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乳液中加入250 mmol/L NaCl能够增加乳液的粒径、乳析指数、界面蛋白含量、电位值、POV和TBARS值.上述结果表明乳液界面蛋白浓度增多,乳液的物理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得到增强,而乳液中加入NaCl后能够减弱乳液的物理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
推荐文章
木犀草素-乳清蛋白复合物对乳液物理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乳液
乳清蛋白
木犀草素
物理稳定性
氧化稳定性
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乳化体系乳化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大豆分离蛋白
磷脂
乳化稳定性
氧化稳定性
乳液物理结构对食品体系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水包油乳液
界面
抗氧化剂
缔合胶体
高压均质对大豆分离蛋白乳液流变学特性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大豆分离蛋白
高压均质
流变学特性
氧化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清蛋白乳液界面性质及其物理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乳液 乳清蛋白 物理稳定性 氧化稳定性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5-159,164
页数 分类号 TS20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6.04.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华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24 1083 18.0 27.0
2 朱雪梅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8 75 5.0 8.0
3 白春清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4 97 5.0 9.0
4 马晓雨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11 1.0 2.0
5 汤小明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17 2.0 2.0
6 陈先鑫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13 2.0 2.0
7 朱雯婷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5)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液
乳清蛋白
物理稳定性
氧化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工业科技
半月刊
1002-0306
11-1759/TS
大16开
北京永外沙子口路70号
2-39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92
总下载数(次)
118
总被引数(次)
20009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