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无机氧化硅载体,然后将其应用到苏氨酸脱氨酶的固定化研究中.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硅载体进行表征,优化了固定化条件,当n(Si):n(N)为1∶1、偏硅酸浓度为0.03 mol/L、酶添加量为0.16 mg/mL 时,固定化的效率最高.接着对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pH都是9.0,最适温度都是45 ℃,而相对于游离酶,固定化酶在pH 9.0~10.0和温度35~50 ℃范围内稳定性更好.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为7.48 mmol/L,重复使用15次后,酶活力保持80%以上.说明仿生氧化硅制备的固定化苏氨酸脱氨酶具有酶活回收率高、力学强度高和操作稳定性好等优势.
推荐文章
固定化脂肪酶的制备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大孔树脂
脂肪酶
固定化
酶学性质
苯丙氨酸脱氨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苯丙氨酸脱氨酶
筛选
鉴定
酶学性质
大孔载体制备及其固定化脂肪酶
大孔载体
固定化
脂肪酶
壳聚糖固定糖化酶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糖化酶
壳聚糖
固定化
酶学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仿生法制备氧化硅载体固定化苏氨酸脱氨酶及其酶学性质
来源期刊 生物加工过程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氧化硅 苏氨酸脱氨酶 固定化 酶学性质 纳米材料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制造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7
页数 6页 分类号 Q814.2
字数 29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678.2017.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建妙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14 85 4.0 9.0
2 李巧丽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1 0 0.0 0.0
3 赵哲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6)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硅
苏氨酸脱氨酶
固定化
酶学性质
纳米材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加工过程
双月刊
1672-3678
32-1706/Q
大16开
南京市浦珠南路30号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1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01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