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郁达夫故都赏秋时所产生的“悲凉”之感,跟民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人生遭遇及性格情趣有很大的关系.就时代来说,军阀混战,经济凋敝,郁达夫生不逢时;就个人遭遇来说,郁达夫早年丧父,体弱多病,成年后又常常走投无路,承受着经济的压迫;就个人性情来说,郁达夫为人正直,品性纯洁,见不得世道人心的沦落.这一切,是郁达夫故都赏秋时产生“悲凉”之感的根源所在.
推荐文章
谈《故都的秋》的悲凉之美
悲凉
心境
修养
景物
谈《故都的秋》的悲凉之美
悲凉
心境
修养
景物
鲍耶悲凉遭遇的反思
鲍耶
非欧几何
辩证唯物主义
传媒德性何以必需
传媒
德性伦理
价值
依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故都秋味,何以“悲凉”
来源期刊 语文教学之友 学科
关键词 郁达夫 故都的秋味 “悲凉”的根源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教材研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18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双全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郁达夫
故都的秋味
“悲凉”的根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文教学之友
月刊
1003-3963
13-1044/G4
16开
廊坊市爱民西道100号
18-9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0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7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