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瞬时液相(TLP)扩散连接过程中镍-锡-铜烧结接头的显微结构演变与其抗剪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由厚度为20 μm的纳米镍焊膏中插入厚度为60μm的纯锡箔所组成的烧结接头,在0.6 MPa压力及340℃的烧结温度下烧结2h,接头与基板界面逐渐形成含铜量较高的扇贝状金属间化合物(IMC)(Cu,Ni)6Sn5;在350℃下烧结2.5h,接头中部形成含镍量较高、含铜量较低的(Ni,Cu)3Sn4IMC;在350℃下烧结3h后接头中部由均匀、致密的(Ni,Cu) 3Sn4 IMC组成.整个烧结过程中接头处的空隙比先增大后减小,其抗剪强度在350℃下烧结3h后达到最高15.4 MPa.在250℃时效24~96 h后,接头抗剪强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不断降低,72 h后抗剪强度为10 MPa并趋于稳定.接头在高温时效后保持了一定的抗剪强度.
推荐文章
Ni/PTCR陶瓷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与再氧化效果
正温度系数
复合材料
低阻化
热处理
显微结构
干湿循环作用下红土抗剪强度与微结构关系研究
红土
干湿循环作用
抗剪强度
微结构
干密度
非饱和黄土的显微结构与湿陷性
显微结构
湿陷性
结构性
非饱和黄土
花鲈头肾的显微结构和超显微结构
花鲈
头肾
显微结构
超显微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LP连接下Ni-Sn-Cu接头显微结构演变与抗剪强度的关系
来源期刊 半导体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瞬时液相(TLP)扩散连接 纳米镍 锡箔 金属间化合物(IMC) 抗剪强度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可靠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34,139
页数 7页 分类号 TN305.9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90/j.cnki.bdtjs.2019.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烈军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3 107 6.0 8.0
2 杨和月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瞬时液相(TLP)扩散连接
纳米镍
锡箔
金属间化合物(IMC)
抗剪强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半导体技术
月刊
1003-353X
13-1109/TN
大16开
石家庄179信箱46分箱
18-65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44
总下载数(次)
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