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鲁迅先生评价《儒林外史》时曾说:“戚而能谐,婉而多讽”,《范进中举》这一片段更鲜明地体现出“婉而多讽”的讽刺艺术。“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意思是文章哀伤却能够不失诙谐,委婉却含有很多讥讽。“婉而多讽”是指作者使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对人物的描写不直接表明他的好坏,而是靠人物自身的语言、动作等来表现,通过婉曲的艺术描写,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者的爱憎感情,从而表现出令人深思的讽刺意味,也正如鲁迅所说的“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那么《范进中举》这篇小说中“婉而多讽”的艺术手法又是如何来实现的呢?
推荐文章
论多层运用艺术手法
多层
艺术手法
运用
《儒林外史》中的"双进"中举
儒林外史
范进
周进
中举
中国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造景手法
现代园林艺术
主景
层次手法
借景
分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婉而多讽”的艺术手法在《范进中举》中的运用
来源期刊 语文新读写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婉而多讽 艺术描写 思想性格 讽刺艺术 讽刺意味 《范进中举》 艺术手法
年,卷(期) 2020,(2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89
页数 1页 分类号 I2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儒林外史》
婉而多讽
艺术描写
思想性格
讽刺艺术
讽刺意味
《范进中举》
艺术手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文新读写
旬刊
1004-6738
31-2164/G4
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77号A1605室
14-216
出版文献量(篇)
5352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