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科技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8651
总下载数(次)
62

酿酒科技

Liquor-Mak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STPCD

影响因子 0.7917
本刊为中国酿酒业龙头刊物之一,是全面报道中国酿酒工业科学技术的专业杂志,被誉为中国酿酒工业科技进步的向导。本刊坚持科技面向经济建设,为生产、科研服务的方向,坚持“双百”方针,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以应用技术为主,全面而真实地报道反映中国白酒、葡萄酒、黄酒、啤酒、酒精、配制酒等行业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科技开发、科技应用的动态,具有行业指导性、科技推广性和生产适用性及科研教学参考性。辟有20余个栏... 更多
主办单位:
中国酿酒信息中心 贵州省轻工科学研究所
期刊荣誉:
1986年获国家科委成果三等奖  1989年获贵州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ISSN:
1001-9286
CN:
52-1051/TS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550007
地址:
贵阳市沙中路58号
出版文献量(篇)
8651
总下载数(次)
62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113-113
    摘要:
  • 作者: 周恒刚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19-21
    摘要: 我国制曲酿酒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在制曲原料中添加药物,以防止杂菌生长.试验证明,添加中草药制曲,对有害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功能菌无害,还可促进其生成与酶代谢.中药材对酵母菌的影...
  • 作者: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21-21
    摘要:
  • 作者: 邓少平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22-24
    摘要: 根据中国白酒品评操作程序,不同阶段感官品质表现的重点及品评考察的层次,构造了感官尺度品评表的基本属性项,对相应的概念作了基本的内涵界定.该设计能保持属性框架不变,局部属性项上变换,以适合于不...
  • 作者: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24-24
    摘要:
  • 作者: 关凤梅 刘庆军 孙玉英 王瑞明 郭利美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25-27
    摘要: 根据刚果红与β-1,3-1,4-葡聚糖紧密结合而保持红色的特征,采用改进的方法筛选β-葡聚糖酶高产霉菌.从牛的瘤胃中筛选出产酶活力高的17株霉菌中获得一株高产β-葡聚糖酶的曲霉,在摇瓶条件下...
  • 作者: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27-27
    摘要:
  • 作者: 刘芳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28-30
    摘要: 对乳酸菌在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过程中的有关物质代谢,包括苹果酸代谢、柠檬酸与糖的共代谢、含N化合物的代谢、细菌素的产生等进行了概述.
  • 作者: 宋书玉 王慎安 郑淑芹 郭军英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31-32
    摘要: 酒曲害虫造成大曲损失可达10%~15%.曲虫治理措施:1.计划生产大曲,减少陈曲.2.曲库、曲房、粉碎车间的通风门窗加装40~60目的纱网.3.使用药剂处理曲库、曲房环境.通过治理,成品曲损...
  • 作者: 张立新 邓启宝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33-34,32
    摘要: 调整传统西凤酒大曲的原料比例,加入一定数量的小麦,适当减少豌豆用量.提高培养温度,实施高温培菌,适时收火,优化菌群.使成品曲香味更浓,发酵力和液化力大幅度提高.使用新凤型曲酿酒,使新产酒的暴...
  • 作者: 仝建波 刘淑玲 张生万 李美萍 王东新 王磊 胡永钢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35-36
    摘要: 对贮存时间不同、酒龄相同、酒度不同的汾酒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度酒在贮存过程中比较稳定,其主要香味成分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均随酒龄增大而减少,相应的酸含量增加;而低度酒和降度酒在贮存过程...
  • 作者: 李小红 李竹赟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37-38
    摘要: 对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糙沙时量水加入量对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糙沙时量水的加入量对轮次酒的质量和产量有较大影响.量水加入量大(4%)时,在堆积发酵过程中易出现包心现象;一、二次...
  • 作者: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38-38
    摘要:
  • 作者: 曾凡君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39-40,38
    摘要: 通过探测窖内糟醅发酵温度,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出糟醅发酵是否正常;对出现糟醅升温异常的窖池,可采取移位发酵急救措施补救.该技术能显著实现保产、增产,一个车间每年可增产60多吨,增创效益40多万元...
  • 作者: 张吉焕 胡建祥 蔡关林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41-43,46
    摘要: 太白大曲以大麦、豌豆为原料,采用中高温发酵而成.按培曲品温控制及大曲特性可分为青茬曲、红心曲和槐瓤曲.不同品种的太白大曲其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和生香能力各不相同.经试验证明,太白大曲科学搭...
  • 作者: 廖昶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44-44,46
    摘要: 特型白酒生产的核心部分是勾兑.首先对库存酒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管理,对已到贮存期的酒进行感官品评和理化指标及微量成分的分析检测,确立骨架成分,以标样骨架成分为标准,先小样勾兑然后放大.勾兑后贮...
  • 作者: 崔立勤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45-46
    摘要: 苹果浓缩汁生产时回收的天然苹果香料其主要呈香成分为环-α-己醇和酸酯类化合物,将其应用于苹果蒸镏酒的后修饰,以调整苹果酒的香气,添加量为10ml/L.使用柠檬酸调酸,添加量为3g/L.经修饰...
  • 作者: 刘红军 姚继承 武建国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47-48
    摘要: 将超浓缩复合己酸菌液制成窖泥培养液,应用于新窖老熟和复壮老化窖池.可促进新窖老熟,激活窖内有益菌群,扩大窖内优势菌群;对老化窖泥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高窖泥的生香功能;使己酸乙酯含量...
  • 作者: 刘晓华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49-50
    摘要: 降固除浊抗冷一体机采用多种不同的分子筛、交换吸附过滤法,在不破坏原酒风格特点的前提下,有效去除引起白酒固形物超标的物质.经该机处理的白酒,固形物达到国家标准,-20℃仍保持清澈透明,并且还具...
  • 作者: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50-50
    摘要:
  • 作者: 刘萍 李国红 李大和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51-53
    摘要: 对天邑生物提取液4种不同产品在液态酒、固液结合酒3种不同酒度进行了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其对酒的香和味都有较大的影响,用量在成品酒中宜小不宜大,以40μl/100 ml为宜;在高度酒中可以稍大...
  • 作者: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53-53
    摘要:
  • 作者: 于秀荣 侯霖 凌丰 张强 朴敬慧 李洪来 金花 陆军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54-57
    摘要: 在酒精生产中添加果胶酶等5种发酵增强剂,可显著提高原料出酒率,发酵时间缩短5 h,降低生产成本约3.2%.试验表明,5种发酵增强剂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1)果胶酶12 u/g,在原料预处理时...
  • 作者: 王梓入 蔡国光 邱剑 阮耕茂 顾兆林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58-60,57
    摘要: 对无水酒精恒沸精馏工艺中恒沸精馏塔进行模拟计算.首先针对恒沸精馏塔利用各组分相平衡关系建立MESH方程,同时考虑到乙醇-水-苯体系具有很强的非理想性的液相,利用马丁-侯81型状态方程(M-H...
  • 作者: 叶若邻 吴淑魁 周玲 李文清 程少菊 罗进贤 陈海滨 黄树华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61-62,64
    摘要: 应用基因克隆技术将黑曲霉产糖化酶基因cDNA转入经优化的受体菌(酿酒酵母京龙JL108号),获得多株具有产糖化酶能力的酿酒酵母,再经反复筛分、驯化获得JL1(YIp128D.17N),采用变...
  • 作者: 王健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63-64
    摘要: 生物和非生物沉淀均严重影响啤酒的质量.提高啤酒非生物稳定性可通过控制大麦质量、制麦工艺、糖化工艺、煮沸工艺得以改善;实现生产场地、工具等的有效灭菌,可提高非生物稳定性.Vb-Na新型天然抗氧...
  • 作者: 刘鹏程 岳春 赖昕 郜东峰 黄振华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65-66,68
    摘要: 以麦芽汁(12°P)与玉米糖浆(12°P)体积比为1:2,采用三段液化法生产啤酒,可提高原辅料用量、降低成本.三段液化工段糊化后冷却温度80~90℃,加0.2%的α-淀粉酶,0.2%氯化钙,...
  • 作者: 孔庆新 张惟广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67-68
    摘要: 延长煮沸时间和增加煮沸温度可降低麦芽汁凝固氮含量,但会增加麦汁色度;单宁的理想添加浓度为60mg/kg;添加复合硅胶可吸附沉淀部分蛋白质颗粒,降低啤酒色度,提高啤酒非生物稳定性.(孙悟)
  • 作者: 任永新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69-70
    摘要: 使用α-乙酰乳酸脱羧酶,可减少双乙酰还原时间,使发酵周期缩短4 d,降低双乙酰峰值,成品啤酒双乙酰反弹幅度小,延长啤酒保存期,提升啤酒质量和稳定性.(孙悟)
  • 作者:
    刊名: 酿酒科技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70-70
    摘要:

酿酒科技基本信息

刊名 酿酒科技 主编 黄平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酿酒信息中心 贵州省轻工科学研究所  主管单位 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1-9286 CN 52-1051/TS
邮编 550007 电子邮箱 NJKJ@263.com
电话 0851-5796163;5762572;5772798 网址 www.LMST.com.cn
地址 贵阳市沙中路58号

酿酒科技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1. 1986年获国家科委成果三等奖
2. 1989年获贵州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3. 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酿酒科技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