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MOCVD技术以Al2O3为衬底在GaN膜上生长了InGaN薄膜.以卢瑟福背散射/沟道(RBS/Channeling)技术和光致发光(PL)技术对InxGa1-xN/GaN/Al2O3样品进行了测试,获得了合金层的组分、厚度、元素随深度分布、结晶品质及发光性能等信息.研究表明生长温度和TMIn/TEGa比对InGaN薄膜的In组分和生长速率影响很大.在一定范围内,降低TMIn/TEGa比,InGaN膜的生长速率增大,合金的In组分反而提高.降低生长温度,InGaN膜的In组分提高,但生长速率基本不变.InGaN薄膜的结晶品质随In组分的增大而显著下降,InGaN薄膜的In组分由0.04增大到0.26,其最低沟道产额比由4.1%增至51.2%.InGaN薄膜中In原子易处于替位位置,在所测试的In组分范围,In原子的替位率均在98%以上.得到的质量良好的In0.04Ga0.96N薄膜的最低产额为4.1%.研究结果还表明用RBS技术和光致发光技术测定InGaN中In组分的结果相差很大,InGaN的PL谱要受较多因素影响,很难准确测定In组分,而以RBS技术得到的结果是可靠的.
推荐文章
新型光电材料GaN的离子束辐照改性与结构分析
电阻率
载流子浓度
霍尔效应
电弧离子镀AlN薄膜的光致发光性能的研究
电弧离子镀
AlN薄膜
掺杂
光致发光
富纳米硅氮化硅薄膜光致发光机制
纳米硅
氮化硅薄膜
光致发光
发光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OCVD生长的InGaN薄膜的离子束背散射沟道及其光致发光
来源期刊 半导体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MOCVD InGaN 卢瑟福背散射/沟道技术 光致发光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4-60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304.2+6
字数 39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4177.2001.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莫春兰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 24 177 7.0 12.0
2 王立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 48 324 10.0 14.0
3 江风益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 60 527 12.0 19.0
4 李鹏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 16 162 5.0 12.0
5 熊传兵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 23 157 7.0 11.0
6 彭学新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 16 117 7.0 10.0
7 李述体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 12 93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MOCVD
InGaN
卢瑟福背散射/沟道技术
光致发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半导体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4-4926
11-5781/TN
大16开
北京912信箱
2-184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98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31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