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激励学生,就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因为需要是人们积极性的源泉,追求需要的满足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动力。那么,怎样的课堂评价语言才是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呢?笔者对自己任教学校中324名学生作了“你最希望老师对你在课堂上的回答、作业、演示、表现作出怎样的评价”的调查,结果如下:
推荐文章
教师课堂语言的分析评价
教师
课堂语言
学生
物理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
教师
课堂语言
艺术
课堂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析
课堂评价语言
理论基础
优化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期刊 小学德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评价语言 课堂 激励学生 教师 第斯多惠 直接动力 学生成长 教育家
年,卷(期) 2007,(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23.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伟平 浙江大学华家池子弟小学 8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评价语言
课堂
激励学生
教师
第斯多惠
直接动力
学生成长
教育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小学德育
月刊
2095-1183
44-1682/G4
16开
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
46-25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24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4768
论文1v1指导